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广大师生读书的热情,在阅读中饱览新知,感悟哲理,启迪智慧。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了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书香节”阅读提升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晚读计划
每天19:00,在涵虚楼的教室里,24级的同学们开始了他们的晚读计划。他们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举办了一场场富有成效的读书交流活动。由各班班长和学委牵头,同学们依次分享了近期阅读的书籍,并针对书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4环境02的李同学分享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讨论了“生与死”的话题,包含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情的讴歌。24功材01张同学分享了《火种》,这本书讲述了赣西和赣矿地下党在秋收起义后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韧顽强的革命斗争故事。作品不仅关注历史的侧面,努力扩展革命历史的叙事范畴,而且注重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以及个体生命价值的展现。24功材04吴同学则分享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智力仅有儿童水平的智障青年通过手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天才般的智力之后又逐渐失去这一才能,从而体会到的人间的爱与恨,喜悦与孤独的故事。
晚读计划不仅提供了一个分享阅读心得的平台,还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通过挖掘书籍中的隐藏亮点,点燃了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读书分享,使晚自习时间变得意义非凡。

二、阅读分享
同学们以个人为单位报名,在每周任意一节课上课前10分钟进行阅读分享,或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目,或分享在阅读中的感受,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分享就像一粒闪亮的沙粒,慢慢汇聚成智慧的高塔。
23功材04的宁同学分享了《心理罪》。《心理罪》是雷米笔下极具深度的犯罪心理小说。主角方木以"心理画像"技术剖解罪恶,在血之魅、暗河、城市之光等案件中,直面人性深渊。当正义需要以代价衡量,光明与黑暗的较量撕裂灵魂,迫使读者反思:我们是否在凝视深渊时,也成为了深渊的一部分?22环境01的张同学分享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记录了历史上14个关键时刻和人物,如拿破仑滑铁卢战败、歌德晚年创作等。这些瞬间改变了历史进程,展现了人类在命运转折点上的抉择与力量。呼吁大家在关键瞬间从良知召唤,勇敢地做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根据每周的阅读分享,各班级可在学期末推报“阅读之星”候选人至学院,开展院级“阅读之星”评选,评选出不高于申报人数50%的院级“阅读之星”,颁发荣誉证书,并从中择优推荐到学工处参评校级“阅读之星”。

三、书香寝室
由院生保部主办的“书香寝室”活动也在“书香节”的氛围中开启。18个寝室的同学们以书为媒,在阅读中沉淀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火花,为宿舍生活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文化亮色。
“这本书的主角让我想到我们之前遇到的难题……”“这个理论如果用在实际生活中,或许可以这样尝试……”活动中,知行五栋101同学们不仅埋头阅读,更主动分享心得:从文学人物的命运起伏聊到现实成长的困惑,从科学理论的精妙推演延伸到专业学习的启发。一篇科幻小说激发出跨学科的辩论,一本《我从未如此眷恋这人间》触动了室友间的共鸣,不同视角的碰撞让简单的阅读延伸为一场场小型“思享会”。洪山一栋142分享的阅读书目是《红星照耀中国》。“我们寝室约好每晚熄灯前半小时一起看书,没想到大家越聊越投入,最后差点忘了时间!”参与活动的谭同学笑着说。书香悄然拉近了室友的距离:有人为情节跌宕的小说红了眼眶,身旁的室友默默递上纸巾;有人读到精彩段落忍不住朗诵,瞬间引发全寝室的掌声。
下阶段,我院将持续推出“每周书香寝室”打卡计划,期待更多同学加入,让书香浸润生活,让思想在交流中生生不息!

四、阅读笔记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同样的故事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有着不同的色彩。在阅读活动的进行中,有些同学注重知识积累,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并将自己阅读的感想记录下来,这一份份的笔记里既有作者的思想精华,也有自己的深入思考。

“读书谓己多,抚事知不足”。读中华经典,奠定文化根基;读名人传记,感受榜样力量;读自然科学,挖掘智慧源泉;读人文哲学,明亮心灵眼睛。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书香节”阅读提升活动还在进行中,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点燃读书的激情,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编辑:刘钰清
审核:刘敏、钟继军